成语“千疮百孔”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?

成语“千疮百孔”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?

答案:儒家经典。

解析:成语“千疮百孔”最初是形容儒家经典的衰败和需要修补的状态,出自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汉氏以来,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

后来也比喻局势败坏或破坏严重,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